有人说,李亚鹏活得像一本展开方式反着来的剧本,前半段风花雪月、天后佳人,后半段卖茶叶、扛债务,还顺带成了半个“公益人”。这条路,王菲没猜中,吃瓜群众也看呆了。
你以为他会靠王菲走上人生巅峰,他偏偏摔得比谁都彻底;你以为他会从此隐退,他却转头跑去带货、下乡、种茶、办幼儿园,整一套社畜再就业流程全打齐了。
但说实话,如果你以为他只是个“败家富二代”,那你还真低估了这个人身上的反骨和倔劲儿。
那时候他已经演了《笑傲江湖》《将爱情进行到底》,脸帅、有钱、圈内人脉也够硬。可即便如此,面对王菲这种级别的“野生传奇”,他照样是主动出击、火力全开——
每天发100多条短信讲笑话,把天后逗得前仰后合;专程飞去片场过生日,还专门请客结账不打扰拍摄;对王菲和窦唯的女儿窦靖童也是一口一个“我闺女”。
两人婚礼没有办酒,没有宣传,一句“我愿意”就走入婚姻。那时全世界都觉得这是“才子配天后”的现代童话,没想到,几年后这对组合被现实生活碾得七零八落。
不是谁变心,而是人生观、价值观、审美体系、对世界的理解全都不在一个频道。
王菲追求精神自由、宗教信仰、灵魂深度;李亚鹏呢?务实、落地、投资、实业报国。你看两人之间不是感情破裂,是根本没法就一件事“共情”。
最戏剧的一幕是——李亚鹏为了讨王菲欢心,搞了个装满蝴蝶的“惊喜箱”,想在里头藏钻戒。
王菲一脸铁青蹲在地上收拾蝴蝶尸体,李亚鹏一脸尴尬站在原地。这一幕,比狗血剧还荒谬,却也是婚姻崩塌的真实注脚。
后来离婚声明说得体面——“是性格不合”——但懂的人都知道,这不只是“性格”这点儿事儿。
王菲离开后,李亚鹏没选择低调,也没选择回归影视圈赚快钱,反而像打了鸡血一样继续搞投资。
办网站、办杂志、开影视公司,前前后后几千万砸进去,一桩不成。他在业内还得了个响亮绰号——“投资黑灯”,意思是:哪个项目有他,哪个就得关灯熄火。
但你说他认输吧,也没有。他还真的跑去云南搞起了“天弘茶业”,顺带做公益、卖茶、拍短、和村民跳篝火舞——
一个原本高高在上的明星,现在人字拖踩着泥地、举着茶杯拍短带货,一脸认真地说:“买一包茶,助我还债。”
没错,就是这么坦荡。连“还债”这俩字都不避讳,公开告诉大家自己赔了个底儿掉。
而且不是小数目,据传高达1.2亿人民币。他也真拼,坐和谐号、换破房子,连老婆都开始拍、直播带货,全家总动员模式开启。
你可能会说,这不是普通人生活吗?可问题是,他的前妻是王菲,朋友圈是商业大佬、明星一线、文化圈精英,而他选择的是亲手做成一个“不逃债的失败者”。
这个社会,大家都是赢家。但李亚鹏偏不。他要当那个明知走下坡还死撑往上爬的“硬茬”。
比如他在北京搞的“嫣然天使基金”,是为了唇腭裂患儿设立的公益组织,因为他的亲生女儿李嫣就是其中一员。
他没有躲,也没有装,他把女儿的病情公开讲出来,为的是让更多有相似病痛的家庭有希望。他用自己的身份资源,把医疗援助从一线城市送到了偏远山区。
又比如,他斥资创办“培德书院幼儿园”,专门招收听障、唇腭裂等特殊儿童,不但配医疗队,还要求老师学手语。结果口碑越做越好,甚至成了云南地区民办幼儿园排名第一的存在。
按理说这园子他可以拿来慢慢变现,但他没这么干。今年儿童节,他在公开场合宣布:这所幼儿园将无偿捐出,由社会机构接手管理。
这句话现在听着像是“高情商废话”,但你要知道他说这话的时候,正在靠卖茶叶和短带货还债——那画面,你不动容都难。
他一直在试图做个企业家,哪怕屡战屡败,哪怕负债累累;他一直在做公益,不靠流量、不蹭热点,不造人设,就是干实事;他甚至还保留了那种老派男人的责任感——结了婚,老婆破产也要扛;生了女儿,病情再重也要亲手建园。
在“名利场”的逻辑里,他算不上成功。但在“普通人”的逻辑里,他太不容易了。
一个人,能不能撑起头颅不是看他最风光时多高,而是看他最狼狈时能不能站着。
他不是我们想象中的“翻盘者”,但他活成了另一个版本的“强者”——不靠胜利证明自己,而是在泥里找到了一点光,然后自己慢慢往那边走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特朗普对进口芯片征税100%:一台美国制造iPhone,可能要卖2.5万元
拍电影呢?骗子在香港街头精心布置假店铺,“魔术”般凭空变走两内地男价值460多万的名表,留下一堆练功券
“智驭未来 应势图新”,陈文辉、张军扩、李稻葵等解读当下热点,涉及宏观经济、AI、资本市场、稳定币......
《编码物候》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